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817-8229182

【地方特色】解析营山五大名小吃
2017-08-09 11:50
举报

 

解析营山五大名小吃

资料整理:萧志成  文字编辑:唐佳

 

   常常有“美食爱好者”会喊出一句口号:吃货的世界你们不懂。这句话的感情色彩我们且不管是骄傲还是矫情,是偏执还是豁达。但是作为地地道道的营山人,如果对家乡的几大名小吃都所知甚少,那么就算你吃遍山珍海味、飞禽走兽、龙肝凤髓、鲍参翅肚,也算不得一个合格的“吃货”,更别想成长为一名“美食家”了。

   所以在这里,编者整理资料,把家乡的五大名小吃从背景、制作、形态、味道等方面作一较为详细的解析,供君一览。以后如果有让你“不亦乐乎”的客人、朋友、亲戚问起:“营山有啥子好吃的?”

   你可以第一个接上响亮自豪的三个字:“我晓得!”

一、【油豆腐】   

   营山油炸豆腐(简称油豆腐)外形圆润,内核中空,质软松泡,食之清香,是营山小吃一绝。

   相传,营山油豆腐起于清代咸丰年间,源于小桥镇一黄姓居民。他用本地菜油将豆腐块炸成外圆中空松软黄亮的豆腐团,取名油炸豆腐,因其质美物廉,声名日增。黄氏便迁来县城经营,来吃的人更多了,拜师学艺的人也越来越多,逐渐成为了家乡小吃一大名牌。

   当时川内流传歌谣:“荣(昌)隆(昌)二昌出麻布,通(江)南(江)二江出麝(香)乌(首乌),营山出的是油豆腐。”可见其早就享誉全川。

   油豆腐采用本地上好黄豆、盐卤、菜油,经过浸泡、磨浆、过滤、煮浆、点卤、压坯、切块、油炸等工序精制而成。一年四季,气候不同,制作工艺亦有调整。

   油豆腐可浇汤、可煎炒,也可灌馅蒸煮或红烧,可鲜食,也可贮存待用,携带方便,贮存一月风味不变,只要烹调得法,绝对是滋味浓郁、鲜香绵软的可口美食。

二、【营山咂酒】  

   营山咂酒,历史悠久,从唐宋至今,由民间饮料演变成商品,可与清酒媲美,较之可乐之类更为独特,深受消费者喜爱。据说,太平天国石达开率部扎营铜鼓寨,饮咂酒其味甘美,口赞诗云:“万斛明珠一瓮收,君王见此亦低头。双手抱定擎天柱,吸得黄河水倒流。”此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咂酒原料、制作工艺、饮用工具及品咂情态。

   咂酒主料是糯性优质本地高粱,经过浸泡、蒸煮、摊凉、下曲、发酵、装缸、窖存等流程。若任一小节疏忽,都难以达到色泽晶莹、酒精适度,味道不酸不苦不涩、甘甜爽口,回味无穷的美味。咂酒不仅味美,而且营养丰富。据检测,酒中蛋白质、脂类、糖类、维生素、淀粉比例适合人体所需。其营养成分一是糖,含有麦牙糖、葡萄糖;二是酸,有乙酸、乳酸、氨基酸;三是酒精度适量。可以说营山咂酒是一种营养酒、保健酒、美体酒、养身酒、常饮有益,不饮有憾。目前,老林、木垭、骆市、小桥等地农户普遍生产,尤以木垭镇为甚,已有成批生产的几家大作坊。

三、【营山凉面】  

   营山凉面吃法独特,风味独到,堪称面食之首。在营山县城,大街小巷遍布摊点,一年四季顾客盈门。据说,凉面是旧时山区农民发明的。农民上山干活,为了节约时间,中午不回家吃饭,把挂面煮熟摊冷拌入清油(不粘糅),到时佐以盐、蒜、姜、辣的调料即可裹腹,“凉面”就产生了。后来经过城里人加工改造,制作工艺日臻完善,味道更鲜香,成为一道深受城乡人民喜爱的名小吃。

   凉面原料与挂面相似,只是在挂面时须多加碱,制坯时须多压几道面条。制作工艺主要有煮面、摊凉、调味,每道工序都有讲究。佐料有酱油、白糖、醋、芝麻、蒜泥、花椒面、大头菜,以及油炸黄豆及剁碎的酥油花生等,按一定比例放入凉面中,搅拌后即可食用。其口味由面、食用油(红油、清油)、调料的品种及比例决定。

   营山凉面,咸甜酸辣香,五味俱全,回味无穷,国内闻名。凡在县外的省、市、区工作的乡友如有亲朋去访,首选礼品是凉面,而外地到营山来的客人,也总喜欢吃一碗凉面,尝此特色以饱口福。

   不知何时开始,营山人民形成了每年正月初一逛大街吃凉面的风俗,很多凉面店在这一天便要出售万余碗,那画面十分热闹和喜庆,营山人应该都曾经历,外地朋友可以自行脑补。

   凉面在常温下可储存48小时左右,一般采用凉面与调味品分袋包装,携带和食用方便。所以,远在成渝的乡友,也能经常吃到正宗的营山凉面。

四、【营山板鸭】  

   板鸭是营山名优土特产品之一,属烤腊制品,其色泽金黄,口感咸淡适中,腊香清馨。

   营山板鸭源于清代。民国以来,县境内朗池、回龙、星火等场镇从事板鸭产销者上百户,尤以朗池王兴弟、杜成贵、胥执中三家为甚,他们历经三代达百年之久。进入 20世纪80年代以来,杜家规模最大,民间俗称“杜鸭儿”,产品声名远播,在县城、南充、成都等地开店营销。

   板鸭的制作有其独特之道:一是选鸭挑剔,有“三忌”、“三选”之法,即忌未阉之雄鸭,忌越冬之老鸭,忌体弱之病鸭;选膘厚肉肥者,选羽毛光亮者,选活泼强食者。二是时间独特,仅限于每年立冬之后,立春之前,非此时间不做。三是制法特殊,宰杀、去毛、密封、熏烤每道工序都有学问。四是造型别致,有鸭体正园,后颈反顾,宛似团扇飞鸿者;有头劲直伸,恰似鲲鹏展翅的。无论何种造型,均色泽金黄,腊香四溢,使人闻香垂涎,爱不忍食。

   以此番制作要求而论,如今营山正宗的板鸭怕是已不多见了。

五、【营山红油】 

   红油,由红辣椒、菜油等原料煎制而成。川渝湘黔信人普嗜辣味。辣,以红油为优,其色香味居各辣之首;而红油又以营山红油为先,历经百余年研制、发展,盛名久负,畅销全国,已成为营山旅游业的拳头产品。

   红油生产源于清末民初,与民间生活传统习惯有关:营山农户每年春节即正月初一中午不生火煮饭,以示女人一年不累,因而产生凉面、凉粉等头天做成的饭菜。然而寒冬吃凉食伤胃,辣椒既可御寒又不伤胃,便生产了煎椒油,但煎油中有辣椒渣,拌凉面、凉粉既不美观,吃时又糙口,聪明的营山人便研制出了不含辣椒渣的“红油”。红油并非某一人一家独创,而是清末民初在县城设店、摆摊、挑担经营凉面、凉粉、凉菜的业主各显其能的共同智慧的结晶。目前,以“兴德红油”最为知名。

   营山红油特点在于“入口不辣回味辣,色红味香满碗巴”,是外地无法做出来的。的奥妙一是选料考究,必须是本地油菜籽榨出手鲜菜油和“重庆朝天冲”、“西充二金条”等驰名海椒,以及中草药及姜蒜等香料匹配。二是工艺独特,油温的掌控、香料匹配是核心技术。兴德红油缘于传统技艺,深研油温变数,经过化学和物理方式分离油脂、水份、香料,制作的红油既色红固香,又持久不变,让人青睐。该公司生产辣椒红油、麻辣香油、芝麻油,以及香辣面、麻辣香酱等系列产品。

 

   说到这里,大家是不是对家乡的这些名小吃有了更多的了解呢?其实,吃不是主题,也不是精髓。只是对家乡多了解一分,就会多一分热爱。多一分热爱,就愿意更多去了解一分。毕竟,乡情是最浓的酒,只待诸君何时愁......

网友评论
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我司立场
发表
推荐阅读
相  关  推  荐
换一换